炒股配资平台 “节水抗旱稻”在我国和非洲种植推广,关于它的科普故事书出版了
昨天,《节水抗旱稻的故事》新书发布会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这本由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华南农业大学节水抗旱稻绿色产业研究院联合编著的科普图书,以讲故事方式介绍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成果——节水抗旱稻的研发历程,展现出中国农业科技为“端牢饭碗”作出的重要贡献。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利军介绍,节水抗旱稻融合了水稻高产优质和旱稻节水抗旱的特性,是一种新的栽培稻类型,可节水50%,减少碳排放90%以上。目前,节水抗旱稻的种植区域已覆盖长江上游和中下游稻区、华南稻区,并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行示范推广。作为上海原创科技成果,节水抗旱稻先后荣获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节水抗旱稻的故事》
为了做好这项重大成果的科普推广,《节水抗旱稻的故事》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写得深入浅出,通过九个章节的故事,串联起藏粮于技、“双碳”行动、国际担当三项战略。
这种栽培稻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在水田,节水抗旱稻的整个生育期不需淹水,其产量、米质与水稻基本持平,但可节水 50% 以上;在旱地,可像种植小麦一样进行旱直播,具有较好的抗旱能力,关键时期如遇干旱,适当补水即可;在栽培上,简单易行,可实现免耕直播,不仅投入低,而且能大幅减少面源污染和甲烷排放。基于这些优势特性,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研制出《节水抗旱稻旱直播节水栽培技术》,于2021年入选上海市农业主推技术,2022年入选农业农村部“稳产丰产”主推技术,2023年入选《国家成熟适用节水技术推广目录》。目前,节水抗旱稻累计推广面积超3000万亩,年种植面积达500万亩。
在“双碳”行动方面,与传统水稻淹灌栽培相比,节水抗旱稻良种良法配套可减排温室气体90%以上,减排甲烷97%以上。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和多家单位合作编制了《旱管种植节水抗旱稻(D-WDR)减排项目方法学》,在这个方法学的指导下,国内首笔种植节水抗旱稻的碳普惠交易今年6月在嘉兴完成。根据该交易测算,种植节水抗旱稻可增加460元/公顷的额外碳减排收益。按照节水抗旱稻年推广面积为40万公顷计算,每年可新增收益共计1.84亿元。
罗利军教授在新书发布会上签名售书。
在国际担当方面,节水抗旱稻已进入20 多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肯尼亚、马达加斯加、多哥、乌干达、加纳、安哥拉、尼日利亚、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持续开展了筛选试验、示范种植和应用推广,并在多国参与或通过新品种审定。截至去年底,共有5个节水抗旱稻品种在4个非洲国家通过新品种审定;在11个非洲国家开展了低碳排放节水抗旱稻的示范种植和试验性推广工作,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仅在乌干达和加纳,就已示范性推广12万亩,稻谷增产超720万公斤,帮助两国农民增收超千万元,持续为非洲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新动力。
如今,罗利军团队正在向节水抗旱稻“1522”发展目标迈进,即新增水稻种植面积1亿亩,增产稻谷500亿公斤,减少200亿吨水稻生产用水,减排温室气体200亿公斤二氧化碳当量。这种农户口中的“神仙稻”,将为我国和“一带一路”农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炒股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线下配资官网 “节水抗旱稻”在我国和非洲种植推广,关于它的科普故事书出版了